導 讀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利是重中之重。到底需要多少專利?一般有兩種說法:
這個說法有明確依據,即高新技術企業評審標準中,主觀量化考核指標相關規定,打分系統中,總分100,其中知識產權部分占30分。而知識產權部分的評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的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方面組成。其中知識產權數量里的量化標準為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知識產權數量方面的滿分(8分)。這里是高企審核制度中對知識產權數量的量化要求。以此為評判標準可以得出,高企申報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
第二種:申報高企需要15-18個專利
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以企業成立年限計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需有15-18個專利,而成立3年內的企業擁有的專利數應是企業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數*5。若企業成立2年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需不低于10個專利,若成立1個年度,則不低于5個專利。
這種說法來自哪里?
來自對高企申報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讀和全面權衡。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總分100,知識產權部分30,科技成果轉化30,研發組織管理水平20,成長性指標20。 除知識產權部分,科技成果轉化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萍汲晒D化的細化得分標準如下:平均年成果轉化5項及以上:25-30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4項及以上:19-24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3項及以上:13-18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2項及以上:7-12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1項及以上:1-6分
科技成果轉化是什么?

以上是高企審核的核心,不僅關系量化打分,更關乎研發費的審計和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審計。先說跟專利有隱含關系的一點——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的證明方式:
1. 一句話概括科研工作結束后得到的技術點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訣竅。2. 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軟著,申請知識產權自然就包含了技術點)。兩者的區別在于:專利證書是科研成果在技術指標和認可度上的最佳證明,而技術訣竅,雖包含技術點,但還沒達到申請專利的級別。在目前國內相對寬松的專利審核制度下,如果連實用新型專利都無法申請的技術點,其技術含量和被認可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在沒有專利證明下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否。為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被認可度,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證明材料用專利證書而不是所謂的技術訣竅,顯得更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況下是審核企業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計算:每年不低于5個科技成果轉化,即15-18個專利,相對保險。
從知識產權得分細則深入研究發現:專利數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根據企業所屬領域并不一定都要一味追求發明專利,特別是對于配方類的發明專利,其技術含量未必比實用新型高,只是因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請發明專利。
從其他方面探討專利數量的隱形要求:
知識產權打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方面組成。具體標準為:知識產權類型及數量(8分):發明專利稱為1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稱為2類知識產權。 1項及以上1類知識產權得分7-8分,5項及以上2類知識產權得分5-6分,3-4項2類知識產權得分3-4分,1-2項2類知識產權得分1-2分,0項知識產權得0分。無論多少實用新型,在這方面都無法得到滿分。技術先進程度(8分):先進度高7-8分 較高5-6分,一般3-4分,較低1-2分,無先進性0分。在此項標準中,發明專利占明顯優勢。但存在一些技術性比較高的專利,其本身的技術特性只能申請實用新型,所以不可以絕對性認為發明專利一定更先進。相反,在實用新型專利數量足夠多的情況下,出現先進程度高的專利的概率更大。關聯性(8分):即知識產權在產品上發揮的作用。關聯性強7-8分,較強5-6分,一般3-4分,較弱1-2分,無關聯性0分。此處,發明專利不占優勢。相反,實用新型專利數量越多,跟主營產品的關聯性會越大。知識產權獲得方式(6分):自主研發:3-6分,受讓受贈或并購:1-3分。這里跟知識產權的種類和數量無關。從知識產權得分的細則深入研究會發現,專利的數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特別對于配方類的發明專利其技術含量未必比實用新型高,只是因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請發明專利。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合理的研發費用占比越高,通過率越高。而研發費用的歸集在于研發本身。專利作為研發成果是研發工作開展的最有力證明。研發成果越多,與之相對應的研發越容易被認可,產生的研發費用就越高,研發費用的歸集相對越容易。
要達到60%以上。即企業大部分收入來自高新技術產品,而高企中的高新技術產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術產品證書,但一定要有專利和檢測報告等證明文件相對應。因此,專利越多,所覆蓋的產品范圍越廣,可計入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的產品就越多。對于產品數量較少的企業而言,幾乎可以達到100%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而一個產品可以對應多個專利,這對高新技術產品的評判非常有利。但有些企業產品種類較多,用大量專利來附帶產品面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若專利數量太少,會出現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不達標的情況,就算強行歸集進去,也不會認可。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膚淺解讀??此茷槠髽I省錢,其實是讓企業冒著非常大的不通過的風險。若因為知識產權的問題造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不通過,會造成審計、檢測、查新費用的浪費,企業為之所作的努力也付諸東流。而要求企業提供15-18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深入解讀和綜合權衡后得出的結果??此破髽I多支付了費用,其實為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可靠且強大的保障,審計、查新、檢測等第三方機構開展工作也更加容易和順利。以上就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利數量有何要求?,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旭冀服務熱線:021-68581081咨詢專業顧問,我們會根據你提出的相關問題,快速為你解疑答惑。
關于上海旭冀知識產權
上海旭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知識產權與政府扶持項目咨詢申報于一體的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知識產權規劃、管理與維護,政府科技項目申報;如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版權登記,科委創新基金、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申報;行業涉及通訊、計算機、機械、電子、生物、醫藥、化工、能源等各個領域。
經過多年的努力,旭冀不斷探索創新,目前公司已在蘇州、深圳開設分公司。未來幾年,將在北京、廣州、重慶等地開設十幾家分公司,形成以上海為總部,輻射全中國的旭冀知識產權體系。公司擁有多名資深知識產權顧問、商標代理人、專利代理人及知識產權律師,每一位旭冀人都以“為中國IP發展助力,為中小企業科技項目申報引路”作為使命,為企業的科技創新之路保駕護航。
自公司成立以來,已成功合作代理國內外商標、專利版權、軟件著作權10000多件;在科技類項目申報方面,已有1000多家集團公司、中小微企業與旭冀形成長遠合作關系。旭冀以專業化知識產權團隊,以“高質量、高效率、高信譽”的服務標準為中國廣大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綜合性運營服務,演繹無數經典案例,為中國企業實現知識產權價值最大化,為建設國家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添磚加瓦。